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崔連生的戎馬生涯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素描】林淑蓉女士,榮民之媳,自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,曾任中央日報記者和天下雜誌編輯,著有《心蓮朵朵開》和《醫生的異想世界合輯》等書,現任董氏基金會《大家健康》雜誌特約記者,作品散見各報刊。公公王懷仁先生曾參與抗戰、戡亂,服役陸軍工兵卅餘年。 早期,先總統 蔣公行館給人既神聖又神秘的印象;如今, 蔣公行館一座座開放為觀光景點,才發現沒有傳說中那麼豪華。在嘉義農場的曾文水庫湖畔就有座 蔣公行館,天天有許多遊客入內參觀。 崔連生(如圖)在行館服務約卅年,回憶起在行館的日子,不多話的他,頓時打開了話匣子;先說當兵過程,再說退伍分發到嘉義農場,當幾年農夫才被調去當行館管理員。 九十一歲的崔連生,應是民國六年生,但部隊文書是廣東人,崔連生是北方人,鄉音都重,溝通有點難,就把生日寫成七年。 老家在河南省黃川縣(現改制為黃川府),崔連生從小幫家裡務農放牛。民國廿三年間,十七歲的崔連生在田裡牧牛,遇到路過的軍隊,士兵要求幫忙帶路,不料到了目的地,竟不肯放人。 於是,崔連生被送到團管區第一區;隔日驗兵,連長看崔連生太瘦,不忍心,怕他吃不了苦,又怕水土不服,可能沒上戰場就死在部隊。 崔連生的父親與村人,循線找到了他的下落。父親託村長先去看他,連長原想放他走,沒想到村長回說:「雖然瘦一點,只要養養就好了!」 崔連生苦笑著說:「以為當兵能養胖點,因為軍中有飯吃,哪知……!」入部隊沒幾天,手上便多了幾個窟窿;父親好不容易來探視,崔連生心情也很激動。可是,顧慮到父親會擔心,不敢說出發生什麼事,只能謊稱不小心跌倒受傷。 崔連生的部隊曾和汪精衛、毛澤東的部隊交過手。民國卅四年日本投降時,崔連生在四川新八師,有位軍需主任,成家有小孩,希望崔連生幫忙打理家務。崔連生想回家,但主任說:「還回家呢!怕走不到一半的路,又被抓去別的部隊啦!」崔連生只好打消了回家的念頭。 崔連生記得,有次行軍到河南十里舖,只發一小包餅乾——十包都不能飽的餅乾要吃一天,可見有多艱苦。有次開戰,槍枝射擊過久無法退彈殼,老兵教他用水澆,問題是方圓十里都沒溪流井口;乃又有人教他保留小便,用來澆槍管。 崔連生在戰場上出生入死,數度死裡逃生,而能夠從槍林彈雨之中全身而退,直呼命大! 民國卅八年,戰事吃緊,部隊輾轉到了海南島,臺灣派船接他們出來,在高雄下船,崔連生來到鳳山,編為卅六師戰鬥兵。那時人多職少,中士沒缺,就佔士兵缺,這在作家張拓蕪的《代馬輸卒手記》系列書中有詳細描述。崔連生隨部隊南來北往,有時高雄,有時到豐原,軍旅生涯平凡平淡,至少吃得飽、穿得暖。 民國四十八年九月十六日崔連生退伍,安置在嘉義農場,分發到第五莊。 在第五莊最大收穫,是把喑啞宿疾治好了。 到農場前,崔連生的喉嚨一直發不出聲,有兩年時間沒法正常說話。在農場遇到了老廣郭進財,提供祖傳秘方給崔連生;就是把龍眼樹幹燒紅,用瓷碗先裝好半碗水,把燒紅的炭直接放入碗中,喝了三次之後,崔連生的嗓子真的好了! 在嘉義農場共同生活,崔連生如魚得水,得以大展身手;因從小務農,耕地種田駕輕就熟,上半年種花生,下半年種稻,收成頗豐,年底有五千多元收入,後來一年能領到八、九千元。他透露:「不抽菸、不喝酒,沒不良嗜好,所以攢了些錢!」 在第五莊過了六年,崔連生調到場部,每天燒開水、洗碗、打掃,工作吃重又瑣碎,他總是任勞任怨。當時同事還有陸鳳文和楊懷清等人,崔連生常找陸鳳文幫忙寫信,而楊懷清把七里香修剪得很漂亮。由於工作態度受到肯定,嘉義農場總統行館(或稱 蔣公行館)於民國六十二年建造完成時,場長周舉章就將崔連生調到行館擔任管理員。 行館是在曾文水庫建好後加蓋的,由當時的輔導會老主任委員經國先生選定現址興建,內有正廳一間、偏廳三間、 蔣公及夫人臥房各一間、隨扈人員房四間,以及餐廳、廚房等,總面積一六一坪,歷經十個月完工;這編號廿七號的行館,也是最後一座總統行館。建館前,經國先生前去探勘選址時,在場部當僱員的崔連生曾接待過;六十三年,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後,又到嘉義農場巡視二次。 崔連生印象最深刻的是,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一日,當時擔任副總統的李登輝先生來巡視的情景。崔連生清楚記得,李先生走到行館門口,見到館內有人,就站在門外未入內;經過解釋,才知道館內是管理員崔連生在打掃。崔連生說:「那時候很多人誤以為總統行館沒人居住,就不應該有人;其實,行館是備而待用,不能沒人管理。如果房子閒置著沒人看管打掃,等到要用的時候,也許就沒法使用了!」 崔連生細數來訪過的長官包括陸軍前總司令郝柏村、前省長宋楚瑜及輔導會前主任委員趙聚鈺、鄭為元、張國英、許歷農和楊亭雲先生。 不過,開館至今一直沒有長官住過,因為都認定那是總統行館,所以非總統職的官員,不敢擅自下榻!如今行館脫去神秘面紗,遊客可以自由入內參觀,可以看到 蔣公的親筆書信;而歷經人事更迭的老管理員,則選擇住在大埔鄉一間不起眼的透天厝,過著半隱居的生活。 戴頂斗笠,穿著棉衫,崔連生在屋旁空地上,隨意種點應時蔬菜;如有多餘,就拿到街口賣個五元、十元都好,那只是不想浪費罷了! 歷經抗戰、戡亂的崔連生,老友們一個個凋零,老家也沒什麼親人,只有一畦農土,伴著崔連生安享晚年! (採訪:林淑蓉.攝影:楊權增)(點閱次數:1293)